4月22日,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GDI智库)发布“GDI高职高专排行TOP1000榜(2020)”(以下简称“GDI高职高专榜”),以职场竞争力指数、教育竞争力指数、品牌竞争力指数和二次评估指数四个一级指标建构综合指数,科学评价国内1414所高职高专,推出“GDI高职高专榜”及五个子榜单,分别为“高职高专(公办)TOP300(2020)”、“高职高专(民办)TOP100榜(2020)”、“高职高专(职场竞争力)TOP100榜(2020)”、“高职高专(教育竞争力)TOP100榜(2020)”、“高职高专(品牌竞争力)TOP100榜(2020)”。
2016年起,GDI智库不断拓宽和完善大学评价覆盖领域,逐步实现对普通高等教育体系分类评价的全覆盖,特色鲜明的评价体系不断完善趋于成熟。
4月14日,“‘双一流’大学榜”的首次发布,标志着“广州日报系列大学排行榜”已形成成熟的“3+1”的评价格局,即三个综合性榜单和一个单项类榜单:“‘双一流’建设大学百强榜”、“应用大学排行榜”、“高职高专排行榜”和“大学一流学科排行榜”,为评价我国高等教育构建科学全面、具强参考性的标准体系。
1、评价范围
“GDI高职高专榜”评价的院校范围涵盖国内1414所高职高专,其中公办院校1094所,民办院校317所,中外合作办学院校3所。此次排行榜未涉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地区高校。
2、指标体系
高职高专院校明显的职业性、区域性、综合性和行业性等特点决定了其在评价体系上与本科院校存在很大差异。榜单设置四个操作性强的一级评价指标:职场竞争力指数、教育竞争力指数、品牌竞争力指数和二次评估指数。
职场竞争力指数:从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等维度评估毕业生就业情况,用以评价毕业生在职场中的竞争力。这一指数通过招聘网站等多渠道的就业数据,对平均起薪、雇主满意度等指标进行加权分析。
教育竞争力指数:主要评价高职高专在科教两方面的发展情况,倡导科研、教学相互融合,共同服务于人才培养,从而有效驱动知识生产与再生产。
品牌竞争力指数:主要评价院校长期积累的建设成效,这一指数通过问卷调查和大数据抓取,对高校的媒体影响力等多个涉及品牌的因素进行评价。2019年年底公布的“双高计划”院校建设名单,既肯定了入选高职高专院校的实力,也为衡量院校发展水平提供重要依据。因此,“GDI高职高专榜”在“品牌竞争力指数”中创新加入“‘双高计划’建设院校”二级指标,以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
二次评估指数:通过组织专家团队对国内外具影响力的几大主要大学排行榜进行专业鉴定,确定其可信度指数,并分别进行5分、3—4分、1—2的分级赋值,综合加权后确定得分。该指数为排行榜的另一亮点。
3、榜单分析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不断壮大,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目前,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已初步形成,在国际高职高专教育领域的影响力初显。“GDI高职高专榜”的发布,可更好地帮助院校找准自身优势和不足,有效提升竞争力。
需要指出的是,“GDI高职高专榜”仅提供前300所院校的具体排名,后700所院校则以50名为一个区间进行排名,为高校判断自身所在的发展水平区间提供参考。这一处理方式有助于社会正确看待榜单排名,帮助办学者有的放矢地调整近期办学思路和发展方向。
榜单排名前三位的院校分别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100)、金华职业技术学院(87.08)和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86.34),第4到第10名依次是: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85.30)、温州职业技术学院(84.70)、无锡职业技术学(84.60)、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84.60)、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84.23)、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84.11)和顺德职业技术学院(83.60)。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职场竞争力指数、教育竞争力指数、品牌竞争力指数和二次评估竞争力指数均稳占鳌头。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拿下职场竞争力指数第二名,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在教育竞争力指数中排名第二位,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在品牌竞争力指数中排名第二,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在二次评估指数位列第二。
统计得出,“GDI高职高专榜”中包括837所公办院校,164所民办院校,排名前121位的院校均属公办性质。前300强中有5所民办院校,分别为广州城建职业学院(77.50)、重庆交通职业学院(77.22)、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76.01)、重庆科创职业学院(73.83)和北京科技职业学院(73.82)。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院校综合指数排行虽并不靠前,但教育竞争力指数却名列前茅。例如,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综合指数排名分别是第72位和39位,但教育竞争力指数排到了第3位和第6位。
就“GDI高职高专榜”上榜院校所在地区来看,江苏省以75所的数量排行第一,广东省和山东省分别以74所和67所的成绩位居二三。排名前10的地区还有湖南省(65所)、河南省(55所)、安徽省(50所)、河北省(46所)、四川省(46所)、湖北省(45所)、浙江省(42所)。
榜单详情如下注:存在院校综合指数相同的情况,区间排名顺延
本文源自头条号:连德敏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