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升学是校企合作基础上的升学教育

学校要制定“十四五”专业发展规划,作为主要牵头人,思考了很多需要规划的内容,其中最大的变化是引入升学元素。对于中职来说,不是多加几门课,多开展些针对性的复习就算是升学了,需要考虑和平衡的因素更多。

中职升学是校企合作基础上的升学教育-广东技校网

关于中职升学、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我始终在思考他们的关系该如何平衡。

中职搞升学还是不是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该怎么搞升学?

都升学了,还需不需要校企合作?

升学与职业教育到底该如何定位?

他们的辩证逻辑关系是怎么样的?

我觉得这些问题是未来中职开展升学教育必须明确的基础,只有明确了理论基础,才好走下一步。

1中职融入升学教育,势在必行

在给领导汇报“十四五”专业发展规划,拟增加升学教育内容时,我先给出了本校的升学数据:

2021届毕业生中,有升学意愿的学生占80%,最终参加升学考试的为75%,考进大学的为61%。反过来理解,这一届学生只有20%的学生是奔着就业来学校的,19%的学生因为没有考上大学,无奈选择就业。

这个数据不太直观,我举一个班级的例子:

如果数据平均到一个50人建制的班级,基本情况是这样的:这个班有40个孩子想上大学,最后38个学生参加了升学考试,31个学生考进了大学,剩下的19个学生选择了就业。这19个就业的孩子中,有10个是一开始就打算就业的,另外9个则是由于落榜,无奈就业。

目前学校没有设置专门的升学班,教学计划也基本上是就业教育模式下的课程设置,可以说这是学校在没有组织任何专门升学复习的情况下的数据。如果学校开展一定的升学教育复习和指导,我相信升学效果会更好。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中职升学已经是大多数学生的选择,是社会对中职教育的主流需求。而且《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将中职教育定位在“职业教育的基础”,国家通过推进职教本科建设,开展“职教高考改革”,已经打通了中职升学通道。其实含义不言自明,中职教育的功能,已经不再是纯粹的就业教育,而更趋近于高中的功能–升学,为后续高等职业教育打基础。

一方面是社会需求,一方面是国家政策支持,看来中职升学教育势在必行,而中职学校要做的,无非就是把握好“度”的问题。

2升学是中职教育的必要内容,但不是全部内容

中职学校开展升学教育,其实很多年前就有了,这并不稀奇。而且我也见过类似于高中模式的中职升学模式。升学考试考什么才学什么,所有的科目设置只为升学,急功近利。不考虑专业技能,不考虑实习实训,只为升学的那几套卷子。这样的模式,是典型的高考思维下的应试教育模式,也是很多人担心中职搞升学教育后的最终走向。

幸运的是,国家意识到了问题症结,因此“职教高考改革”在各地陆续开展。中职升学的核心是专业技能,而不是专业理论考试。因此,针对如何通过职业技能测试开展职教高考录取选拔被提上议程。“文化+技能”才是中职教育该有的样子,也应该是选拔人才的正确途径。

因此,升学只是中职教育其中的一种发展途径,不是唯一途径,这是中职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最大区别。有学生需要通过技能学习去就业,即使再少也不能忽略。而且未来中职的培训功能也要扩展到社区服务方面,会有更多想学习到一技之长的人走进中职校园。因此,升学只是中职教育的一部分功能,不是全部。而且,没有了专业技能的灵魂,中职升学跟高中又有何区别。

3中职升学是校企合作基础上的升学教育

最近发现一个问题,这几年搞竞赛,搞升学,跟竞赛设备厂商联系多了,对升学方面知识了解多了,貌似跟企业的联系少了。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几年前,还是在那个就业占据主流的时期,我们跟企业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实施课程改革。而今由于能给企业提供的就业人员越来越少,跟企业明显已经断了联系。相关专业的岗位具体有了哪些变化,还真的是有些脱节。

这就是一旦开展升学教育,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校企合作的脱节。

中职教育的根就在企业行业,说得直白些,职业教育是为企业培养人才的配套服务,没有了根的植物,何来成长一说。因此,校企合作不能丢,我给领导的建议也是,我们要搞的升学教育,是校企合作基础上的升学教育。校企双方通过合作共建专业,共同分享利益。一方面满足专业建设所需要的软硬件需求,方便开展实习实训;另一方面融入升学元素,满足学生升学需求。

从职教高考试点地区的改革措施来看,照搬高中应试教育那一套的升学教育模式在中职是行不通的,未来的技能测试是重点。只有校企合作基础上的升学教育,才能真正发挥中职教育的功能,不是纯粹的升学,而是专业技能基础上的再教育。

中职教育不是高中教育,需要平衡的因素太多,但我觉得其核心不能变,只要把握住了校企合作这一核心,不论未来怎么变化,都立足在了不败之地,就像是抓劳地基的劲竹,任尔东南西北风。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广东技校网 » 中职升学是校企合作基础上的升学教育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